为了贯彻落实市委路书记在市老促会4月份上报的《关于发展壮大老区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考察调研报告》的重要批示精神,最近,市老促会由会长张明亮、常务副会长辛世都、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乃德一行3人,到各县市区了解情况,并深入到县市区老促会确定的发展壮大老区村级集体经济联系点进行了实地察看和研究。这次先后走访7个村,听取了村里的情况介绍,与村干部共同商讨了如何加快发展壮大老区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规划及措施。 从了解的情况看,各县市区老促会在宣传落实市委路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联系和培养发展老区村级集体经济试点上都做了一定工作,特别是在选点、帮助研究发展规划上,多数地方比较认真,工作做的比较扎实。同时也看到,所到这些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资源,集体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首先,干部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新的认识。座谈中,一些村干部深有体会地说,过去领导常说,村里必须做到一要有人办事,二要有钱办事,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要想为群众办事,集体没钱真不行。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量投入,全靠国家支持终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实力,村里的事情才好办,群众才拥护。他们学习了路书记的重要批示后,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信心大大增强。普遍表示要进一步研究、论证已确定的发展思路和项目,尽快组织实施,争取早见成效。 其次,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本地优势。被确定的联系点,多数属经济发展状况一般的村,有些还是贫困村。这些村在制定规划、选择项目时,坚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例如马村区土门掌村,1100口人,1700余亩耕地,土地瘠薄,水利条件差,群众收入水平较低,是省定重点扶贫村。由于集体基本没有实力,村容村貌变化不大,公益事业欠账较多。马村区老促会深入该村与村干部分析现状,查找原因,帮助他们梳理思路,寻找门路,提出要发挥该村土地资源较多的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林果业、种植晚秋黄梨,几年后就可以打个翻身仗的建议,得到了干部群众的支持,目前正在规划、论证中。 其三,认真选择发展项目,科学规划产业链条。所到的几个村,都比较注意项目选择,力求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形成链条。孟州市上河村,地处岭区,近年来开始注重发展集体经济,并且已经尝到了甜头。今年他们在路书记重要批示的鼓舞下,通过市场调查和论证,决定利用村里留下的荒坡、废沟和农民通过流转后的1000多亩耕地,种植红薯,搞粉皮、粉条、粉面等产品加工,然后用生产产品的下角料发展养猪。这个项目实施后,不仅村集体经济可以出现重大突破,还可带动全村及周边村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博爱县南关村原来属城郊村,该村集体过去年收入30万元左右,每年都为村民办了一些实事,得到了村民的拥护,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他们利用新社区规划、村里整体搬迁,打算将腾出来的空地建立商品市场一条街,拟将新建8万平方米门面房出租,初步估算年集体收入可达到1000万元以上。 这次调研了解到,除个别县老促会因班子调整工作未就绪需要尽快落实外,其他县市区老促会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要高度重视,确实把加强对联系点的研究、指导和督促作为老促会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去做,并力求取得积极进展。二是要认真研究所选联系点的代表性和可行性,缺乏代表性或可行性不强的要再作选择,务必使所选的联系点能起到示范作用。三是要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和帮助,包括立项、可行性论证、招商引资、协调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等,竭尽全力方位提供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