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红安产业带正式上线,百家企业首批入孵,县域特色产品“红安造”将通过全球采购网络买全球、卖全球。立足制造基地、商铺实体、电子商务、智能物流,柯翔和佰昌集团的梦想雄心勃勃:打造全国领先的物联网全产业链模式,为革命老区插上“腾飞翅膀”。
最近,红安很“火”。 阿里巴巴红安产业带正式上线,百家企业首批入孵,县域特色产品“红安造”将通过全球采购网络买全球、卖全球。 与此同时,《铁血红安》央视一套每晚黄金时段热播一周,“铜锣一响,48万”的红色历史,引发观众盛赞。 红火现象的背后,是干群上下一心、抢抓机遇;转型发展、赶超跨越的红安作为。 速度:4天落户一家企业 驱车从长江二桥出发,40分钟到达红安经济开发区。宽阔笔直的公路两旁,厂房林立。“这里曾是丘陵荒坡,如今是产业聚集高地。”县委常委、高桥镇党委书记郑庆介绍,诞生于3年前的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如今,基本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已建成厂房面积350万平方米,是解放后红安前60年工业厂房面积总和的7倍。 昔日革命主战场,今朝经济主阵地。“白天不开会,夜晚不回家,周末不休息”成为园区“三不精神”。老区干部勇于担当,坚持“一个人当两个人用,一天时间当两天用,一分钱当两分钱用”的“三一”工作作风,在红安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得到生动演绎:不到4年时间,园区落户企业371家,规模以上企业49家。即平均每4天落户一家企业,每个月入规一家企业。而以佰昌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新锐”,以其雄心勃勃的物联网创意,成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 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2013年,红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641元,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今年前3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13.89%,增幅连续两年在黄冈排位第二。 模式:电子商务领航发展 农产品首次触“电”,华缘农庄老板李志强略显激动。昨日,在阿里巴巴红安产业带上线新闻发布会现场,他向县政府、阿里巴巴红安产业带的运营商佰昌集团表达诚挚谢意:感谢政府减免网站租赁费用,感谢佰昌的专业培训,让红安红苕、花生、大米、大布等特色产品走出深闺,走向全球。 红安“牵手”阿里巴巴,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浙江织里阿里巴巴产业带给出了参考答案:一年时间,供应商增长1.2倍、销售额上涨220%、人均交易额增幅高达3倍。 佰昌集团董事长柯翔打出形象比喻: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新黄麻起义”,打破大企业垄断资源,渠道商侵蚀利润的模式,借助阿里巴巴站内巨大的流量,让一线产品以最快的速度走向全国、全球消费市场。 高桥镇胚芽米种植大户李强道出欣喜:大米供应到超市,层层加码,20元一斤的价格,无人问津;上线第一天,垂直销售,5元一斤,千斤大米抢购一空。“产业带报名商户260家,符合条件具备上线资格100家。”佰昌电商培训团队负责人田雨介绍,前期,政府和佰昌共同投入200万元,为商户提供免费账户开通、网店装修、产品包装、企业信息上网等线上日常运营及管理服务。未来,将加大扶持力度,使入驻商户数量不断增长,助推轻纺服装、家居家具、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的名优特产走向世界。 后劲:智能物流做强优势 革命老区,如何后发赶超? 抢占先机,做强优势!在柯翔看来,高铁成网、高速交织的时代,汉正街、汉口北的区位都远不及红安,且电商新业态中国只开发了10%。“我们选择红安经济开发区,就是要发挥其巨大交通、区位、承载优势,打造国家级电商批发城。” 他说,园区距沪蓉高速公路出入口仅3公里,紧邻红安火车站,距天河国际机场、阳逻港码头、武汉北编组站均在50公里以内,车程仅约半小时,且可避免拥堵。在高铁“米”字网络格局中,红安地处高铁之心,5小时辐射半径1500公里范围内20多个省份,辐射人群达10亿。随着高铁货运的开通,每天将有500辆货运列车经停红安站,这片红土地将成为高铁货运“五小时大物流圈”的中心枢纽。 区位、交通优势,为园区企业融入智能化物流大格局奠定基础。目前,佰昌集团已牵手全球最大物流公司,合作建设6000亩的华中最大智能物流园,启动物流自动化、仓配一体化、卫星监控、货品智能装配等配套产业。项目将于明年初开工。 立足制造基地、商铺实体、电子商务、智能物流,柯翔和佰昌集团的梦想雄心勃勃:打造全国领先的物联网全产业链模式,为革命老区插上“腾飞翅膀”。 “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唤醒老区‘造血功能’的重大战略举措,老区人民将不负所望,奋勇争先。”展望未来,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信心满满。他相信,《铁血红安》之后,转型发展的红安经济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下一个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