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Portal
  • 老区简介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开
  • 调查研究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老区人物
  • 老区风光
  • 站内检索:

    发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基因努力开创老区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2025-6-19 15:04| 发布者: laoquw| 查看: 48| 评论: 0|来自: 中国老区网

    摘要: 发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基因努力开创老区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在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南雄)会议上的讲话(2025年6月11日)同志们:今天,我们齐聚广东韶关南雄,召开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南雄是粤北名城、苏区 ...

    发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基因

    努力开创老区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在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南雄)会议上的讲话

    (2025年6月1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广东韶关南雄,召开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南雄是粤北名城、苏区名县。古道铸雄志,梅岭续华章。从1925年建立党团组织到1949年解放,南雄24年红旗不倒。毛泽东同志四到南雄,朱德等七位元帅鏖战水口,陈毅同志领导三年游击战争、写就《梅岭三章》……南雄老区留下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雄抢抓老区苏区发展机遇,以“红绿融合”模式,成为全国苏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南雄市委、市政府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争先进位、勇毅前行,加快南雄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特别是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上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在南雄召开具有显而易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次会议的主题和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的重要论述,传承老区新闻宣传光荣传统,交流老区新闻宣传经验,见学南雄老区实践,表彰老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典型,助力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这里,我先聚焦老区新闻宣传这个话题讲几点意见。

    一、老区新闻宣传的光荣传统必须传承发扬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我们党始终把新闻舆论阵地视为生死博弈的战场。老区新闻宣传发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丰富于抗日战争时期,并在解放战争中取得完全胜利。老区新闻宣传以坚定的党性、坚贞的人民性、坚强的战斗性,成为中国共产党“唤起民众千百万,同心干”、夺取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

    (一)老区新闻宣传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武器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共产党是要在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抗战时期,他曾评价“《新华日报》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一个方面军。”中国共产党正是从血的教训和战火的考验中,深刻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笔杆子里面出力量的道理,坚持“一手拿枪,一手执笔”,宣传、动员、组织、武装起广大民众。老区新闻宣传始终是战斗的号角、有力的喉舌、锐利的思想武器,被誉为“第二支步枪”“无形的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先后办有近千种报刊,从中央到乡、各根据地普遍办报办刊,以“扩大政治影响争取群众,支持革命战争胜利”。发行4万余份的《红色中华》刊发《我红军空前光荣的伟大胜利》《募集廿万双草鞋慰劳红军》《八弟兄一齐报名当红军》新闻稿件,密集报道“竹牌分田”事迹,让根据地民众认识到,只有团结在苏维埃的旗帜下,紧握手中枪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起一大批以团结、抗战、民主为宗旨的报刊,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让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传遍根据地、国统区和沦陷区。“七七事变”第二天,新华社播发《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点燃全民族抗战怒火。《解放》周刊曾全文刊发、《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连载毛泽东《论持久战》,让“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政治主张植根中华大地。“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当即发表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及时揭露“皖南事变”真相。解放战争时期,老区新闻宣传成为东风压倒西风、催生新中国的洪钟大吕。辽沈战役后,蒋介石策划“穿心战术”偷袭行动,目标就是西柏坡。当时,中央机关附近仅有千八百兵力,蒋傅出动10万人马,西柏坡危在旦夕。毛泽东巧施“空城计”,连续写了3篇新华社电讯稿,详细披露敌军兵力部署、行动计划,点出了各路指挥官的姓名,称华北军民“不使敢于冒险的敌人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电讯播发后,蒋介石暴跳如雷,国民党官兵深感企图败露,无望而逃。“三则电讯退万军”的战例成为毛泽东新闻实践的得意之作。

    (二)老区新闻宣传是传播真理的光明信使

    革命战争年代,老区新闻宣传立足根据地偏远、封闭的实际,紧密联系群众,用接地气的招法,把党的信仰、先进思想、科学文化“播种”到群众心中,点燃了群众热望,唤醒了亿万群众,汇聚了革命的洪流。“党的生命通过报纸的油墨流向每一个战斗细胞。”革命根据地不仅成为政治上最光明的地方,也是文化上最先进的地方。老区新闻宣传被誉为“民心测量仪”。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要求,“在红色区域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时事简报》一定是要大张纸、大个字写的,油印的要不得。稀松七八条,看上去明明朗朗,看完了爽爽快快,是真正群众的读物。”中央苏区创建初期,因国民党“共产共妻”“赤匪”等反动宣传,根据地群众对苏维埃存有疑虑和担忧,对参加红军的态度也很消极。《红色中华》让许多不识字的工农群众逐渐明白共产党与国民党、红军与白军的不同,26万苏区群众积极响应“扩红”运动。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把《抗日三日刊》改为《子弟兵》,说,“这个称呼反映了我军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和亲缘关系”。《边区群众报》用方言民歌宣传,使党的政策入耳入心。农民通讯员李有源将《东方红》歌词投稿,经《解放日报》传播后成为革命颂歌。文盲大娘李桂芳主持读报会,用《白毛女》的故事讲解“反封建”,引发妇女剪发放足运动。当年,日伪散布的谣言“晋察冀边区垮了”“聂荣臻跑了”在晋察冀边区满天飞。边区老百姓说,“《晋察冀日报》还在出,边区垮不了。”他们坚信,只要《晋察冀日报》还在,旗帜就在、精神就在、信心就在。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播发的毛泽东撰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成为我党我军和亿万民众“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的政治檄文。淮海战役中,新华社《给黄维兵团官兵的一封信》,日瓦解敌军3000人,刘伯承评价:“一纸胜万弹”。蒋介石不得不承认:“现在所遗憾的,是我们政府里面一部分人员受了共党恶意宣传,因之心理动摇,几乎失了自信。”我党运用新闻宣传手段“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收到了振聋发聩、决定人心向背的非凡效果。

    (三)老区新闻宣传始终是党的“一把手”工程

    毛泽东讲,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要求“各机关首长负责,把报纸当做自己很好的工作方式”,重要稿件要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中央局(分局)及区党委(省委)对于自己的报纸,必须于每天出版之前,由一个完全懂得党的正确路线和正确政策的同志,将大样看一遍,改正错误观点,然后出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涌现出无数宣传大家、文章高手。毛泽东同志亲手办报办刊,亲笔撰写社论、消息、评述、编者按、创刊词等,亲自修改、审定重要稿件,创造了许多新闻宣传典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县委书记兼任党报主编;抗日战争时期,中央政治局委员挂帅新闻宣传媒体;解放战争时期,野战军政委兼任战报总编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主编先后由周以栗、王观澜、杨尚昆、李一氓、沙可夫、瞿秋白担任,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底蕴深厚的文化精英。邓小平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军委机关报《红星报》主编期间,每期亲自撰稿、刻钢板。洪湖苏区的《工农日报》,采编校由谢觉哉一人包干。赣东北根据地的《红色东北》由县委书记方志敏任主编,每期撰写社论。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报头、撰写发刊词,并亲自主持其改版。《新华日报》由周恩来亲自领导创办,毛泽东三次为其题写报头。罗荣桓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指导《战士报》和《时事通讯》,撰写、修改社论,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报纸出版,认为“一个铅字比一颗子弹还重要”。习仲勋同志担任关中分区委书记时,亲手创办了《关中报》,以“为人民、写人民、大家写、大家看”为办报原则,采取“抓政治、严把关、多指示”的领导方式,用科学方法指导办刊,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地方报纸模范,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专门发文评价“关中报,办的最好”。毛泽东说,“现在高级领导同志,甚至中级领导同志都有一种感觉,没有报纸便不好办事。”“全党办报”“全军办报”“全民办报”蔚然成风。

    28年的革命斗争,老区新闻宣传始终以真理的光芒、正义的力量引导着民心所向、铸就着信心所在。当“不论穷乡僻壤,群众到处找共产党”“当兵就要当红军”的局面出现,当“民主人士寄望中国共产党、进步青年奔赴延安、海外华侨支持共产党、国际友人支援抗日根据地”的场面呈现,当老区人民的小推车推出淮海战役胜利的时刻,老区新闻宣传功不可没,凝结着成就伟大事业的历史逻辑,形成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光荣传统,必须珍惜,必须传承发扬。

    二、老促会开展老区新闻宣传的经验值得总结借鉴

    老促会成立的初衷就是促进全社会不忘老区、重视老区、关爱老区、支持老区,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就是鼓与呼、推与促。中国老促会成立35年来,同全国各地老促会一道,继承发扬老区新闻宣传光荣传统,始终把老区新闻宣传作为守根护魂、凝心聚力的战略性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党的新闻宣传任务要求,不断丰富老区新闻宣传内容,扩大老区新闻宣传队伍,拓展老区新闻宣传阵地,聚焦挖掘老区历史、宣传老区功绩、传承老区精神、助力老区发展,在强化老区意识、深化老区认知,赓续红色血脉、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成为共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通过上上下下共同的宣传努力,各级党委政府对革命老区更加重视,老区精神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老区的政策支持体系越来越完善,关心支持老区发展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老区干部群众奋勇争先的信心干劲越来越充足。老区新闻宣传已成为老促会的传统优势,成为老促会工作的重要抓手和亮点。这次会议各地提供了上百份交流材料,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做法可供借鉴。集中来讲,有四条共同的经验做法值得珍视。

    一是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新闻宣传方向。三十多年来,老促会抓老区新闻宣传工作,始终以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当好党和老区人民的喉舌,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的老促会都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的重要论述,中国老促会精心收集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重要论述选编》,年年有梳理,年年有补充,成为全国老促会同志最重要的工作指南;中国老区建设画报实时追踪习近平总书记的老区足迹,在中国老区网上及时跟进、在《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上重点报道,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的关心关爱转化为鼓舞老区人民的力量源泉。注重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党的重大决议、党和国家有关老区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老区和老促会工作实际,研究确定老区新闻宣传的重心重点和具体举措,及时把党的温暖传递给老区干部群众。召开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举办全国老促会会长培训班、组织专题学习文章,引导全体老促会同志自觉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示、党中央的重要部署要求,就是我们老区新闻宣传的根本遵循和方向,也是我们老促会做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的精神动力和底气。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我们老促会抓老区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注重着眼大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在大局下确定工作重心,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一个时期以来,什么是老区?老区的价值在哪里?不少人不是很清楚,甚至一些党政干部也不甚了解。《中国老区建设》向全国发出调查问卷——“问君老区知多少”,策划《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红色史话》《党的足迹在老区》系列专题报道,联合央视推出专访《讲武堂:敢叫日月换新天——走进革命老区县》,通过持续的新闻宣传造势,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区不老”“老区不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老区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老区成为当今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各地老促会通过老区新闻宣传总结各地党委政府支持老区发展的新做法,反映老区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场景,发掘推广老区现代化建设典型特别是乡村振兴方面典型,梳理推介老区现代化建设成果,宣传热情帮扶老区的爱心组织爱心人士,营造“饮水思源、关爱老区”的浓厚氛围。《中国老区建设》策划“老区新貌”“老区现代化建设在路上”系列新闻专题,先后推出浙江丽水、四川广安、广西钦州、陕西榆林、陕西延安、内蒙古呼和浩特、黑龙江尚志、江苏徐州、湖北黄石、湖北咸宁、江苏苏州、广东南雄、四川广元、福建龙岩、内蒙古鄂尔多斯、湖南常德、黑龙江齐齐哈尔、湖北枣阳、河南平顶山、福建泉州、江西吉安、福建建宁、江苏南通篇。广东《源流》杂志聚焦“百千万工程”组织典型报道,展现老区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福建《红土地》杂志开辟“领导干部谈老区”专栏,介绍各级领导在老区建设发展中的新思路、新做法……这些老区新闻宣传立足时代、展示变化、提振信心,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气象。

    老区新闻宣传工作是党和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职责。全国老促会主动担当责任,积极争取支持,努力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搭台、老促会参与”的大宣传格局。江苏省老促会联合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连续6年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并通过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全媒体展播,线上线下联动,把经典红色故事送到群众身边。海南省老促会争取党委和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把老区新闻宣传的“自选动作”转换成“联合动作”,每年都在《海南日报》上推出一两期专刊或系列报道。湖北全省各级老促会争取主流媒体支持,近五年来见诸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文章(声像)作品1.3万多篇。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由市委宣传部下发文件,制定《齐市老区史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市、县(市)区两级报纸和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专题,开展老区新闻宣传。江苏南通市老促会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学用红刊交流会,总结老区新闻宣传经验做法,每年有新提升新亮点。广东南雄老促会先后借助《中国老区建设》、中国军网、央视等新闻媒体,挖掘宣传“一个情报救朱毛红军”的重大史实,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的重视支持,也正是老促会做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的坚强保证和依靠。

    三是坚持面向一线,反映老区人民心声。老促会因老区而生,根植于老区人民,服务于老区人民。老区新闻宣传工作始终秉承为了老区人民、依靠老区人民、服务于老区人民的理念,注重发挥老促会组织扎根基层、《中国老区建设》发行到老区乡村的优势,注重老区一线情况、一手材料、前沿信息的捕捉、收集、整理和报道。多年来,老促会通过新闻宣传,及时传递老区群众的心声,帮助老区解决实际困难,助推老区有关政策的出台。《中国老区建设》联合7家单位发起的“希望之希望”——中国老区助教行动,助推民办教师转公政策出台。中国老促会协调《中国老区建设》、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反映四川仪陇县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中央领导人作出批示,及时得到解决。《中国老区建设》开辟《老区呼声》栏目,为老区民生问题发声,帮助诸多老区解决“最后一公里”工程。中国老区网积极为各地老区农副产品“带货”宣传,帮助解决滞销难题。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的记者通过参与党代会、全国两会采访报道,积极反映老区呼声诉求,协助一些老区建设纳入规划布局,助推了“1258”“1+N+X”政策体系中诸多政策出台。如和四川广元市老促会一起协助市委、市政府促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出台。近年来,中国老促会和湖北省、咸宁市、湖南省张家界市、常德市等老促会共同调研,通过有关报道反映,通过新闻宣传呼吁,助推湘鄂西、湘鄂渝黔、湘鄂赣等老区发展问题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更多关注和重视。老区和老区人民的所需所盼和巨大支持,给了我们做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的巨大力量。

    四是坚持共建共用,形成老区宣传合力。作为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的“顶梁柱”,《中国老区建设》荣获第五届政府出版奖,获评中宣部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大奖,入选中国精品期刊,位列全国万余种期刊百强行列。2025年发行量又有新的增长,江苏省达4万余份,湖北、四川2万余份,河南、广东、福建过万份。中国老促会副秘书长、《中国老区建设》总编辑胡佳受邀参加中宣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并在“期刊特色化发展”分论坛上作主题分享发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和国家高看厚爱、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老区干部群众拥护的结果,更是全国老促会高度重视和支持老区新闻宣传工作阵地建设“共有共办”“共用共享”的结果。各地老促会重视办报办刊、充分利用当地主流媒体、积极运用多种媒体手段,使老区新闻宣传的力量不断增强、平台不断延展。我们还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借脑袋、借平台,共同形成老区新闻宣传的大合唱。中国老促会先后成立了首都新闻记者联谊会、中国老促会新闻理事会、中国老促会新闻宣传专家组,所有举办的有关老区的活动都能做到主流媒体有报道、国家平台有声音。湖北恩施州老促会注册《红色恩施》视频号,梳理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恩施老区红色故事,用购买服务的方式选聘视频制作团队,采取“微剧情+小故事”的表达形式,摄制上线短视频,每周线上播放一期(个),2024年播出50期,全网播放量累计达230万次。黑龙江绥化市老促会先后在《绥化日报》、绥化广播电视台等新媒体推出“廉红说红”之《革命老区绥化的红色故事》和“老毕说绥化”之《黑土壮歌》等系列短视频,新媒体的加持为绥化老区构建起立体化、年轻化的新闻宣传体系。湖北省老促会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大力培养宣传骨干,培养通讯员200多人,建立了遍及全省的新闻报道队伍。黑龙江齐齐哈尔老促会就有老区宣传通讯员、报告员400余名。全国各地老促会对宣传工作的重视、支持和投入,就是我们老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根基和质量保障。

    三、新形势下老区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要求“创新为要”,特别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老区新闻宣传的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老促会必须立足老区新实际,继承老区新闻宣传好传统,发挥优势、守正创新,以新赋能、以新提质。

    (一)在老区新闻宣传内容挖掘上创新发展。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老区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尤其当下,充满着革命情怀的老区人民正以崭新的姿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有许多变化在发生,也有许多新闻在发生。老区新闻宣传工作就是要深入革命老区新的奋斗实践之中,为老区的新发展、为老区的现代化鼓与呼、推和促,奉献新的智慧和力量。要面向老区人民和社会大众,更加主动积极地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新指示新要求,宣传党和政府关于老区建设发展的重大部署、重要政策,宣传老区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现代价值,特别是宣传老区人民弘扬老区精神、创新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宣传各地老促会的新作为新贡献,特别是要注重捕捉具有典型性、引领性、标志性的新闻点,打造更多的老区新闻宣传精品力作、经典之作。

    (二)在老区新闻宣传阵地建设上创新发展。伴随着老促会组织的发展,全国老区新闻宣传阵地不断壮大,以《中国老区建设》《源流》《红土地》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以中国老区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发挥着老区新闻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各地老促会首先要看重、爱护我们自己的这些宣传阵地,坚持“共有共办”“共用共享”,确保这些阵地守得住、办得好、有影响。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努力搭建更多的新阵地。要借助中国老区网的力量搭建更多的省、市、县老区子网站,实现“老区信息一网通”;有条件的老促会开辟老区视频号,逐步形成老区媒体矩阵。还要借助好主流媒体平台、联系好各方媒体力量,拓展老区新闻宣传空间,不断为实现老区新闻宣传全覆盖奋斗。

    (三)在老区新闻宣传队伍培养上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队伍建设,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老区新闻宣传工作根正苗红、源远流长,老区新闻宣传工作者承担着光荣而厚重的历史使命。加强老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一要强化内功,自我加压、补齐短板,干中学、学中干,尤其要组织好新闻骨干、通讯员业务交流培训,不断增强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二要扩展力量,多向老区基层延伸、多向老区一线干部群众发展,让重点老区乡(村)都有老区新闻通讯员、信息员(宣传员),让老区新闻宣传覆盖到所有老区乡(村);三要优化机制,建立老区新闻宣传通讯员联系机制,实行新闻线索提供及宣传奖励机制,充分调动老区干部群众参与老区新闻宣传的积极性。老区新闻工作者乃至所有老促会工作者都要懂老区、爱老区,努力培育专业专注的功力、慧眼识珠的眼力,小中见大、滴水映月,忠实而有智慧地把老区的新闻闪光点挖掘好、打造好、传播好。

    (四)在老区新闻宣传技术运用上创新发展。当今世界各行各业包括新闻宣传,技术正成为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我们老促会抓新闻宣传工作也必须提高智能化站位,强化互联网思维,保持“人老心不老”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用更多心思、精力适应和实现媒体智能化、融合发展,推动老区新闻宣传从“可读可听”向“可感可触可交互”的沉浸式体验升级。尤其在老区新闻宣传内容打造和传播方式上,充分用好VR、AR等新技术和Deepseek等人工智能新手段,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为新时代老区新闻宣传赋能增效,让更多的观众、听众接受老区新闻宣传,热爱真实鲜活、可亲可敬的革命老区。

    同志们,宣传老区、老区精神,是老促会的重要职能,老区新闻宣传是履行这一职能旗帜最鲜明、时效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工作。战争年代老区人民铸就的革命精神、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做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继承好、发扬好;新时代新征程老区人民勇毅前行的新风貌、新作为、新成就,是我们做好新时期老区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动源泉,我们一定要塑造好、宣扬好。让我们团结一心,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的重要论述,更加主动地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老区建设发展的重要部署要求,心系老区人民,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新,奋力开创老区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为老区加快发展振兴发展作出新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