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皋村位于温县清风岭最东端,全村近3000人,分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285亩,滩区非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集体所有350亩。全村有党员95人,村民代表60人,现有私营股份制企业6家,年产值近亿元。截止2013年底,全村农民纯收入12600元,村集体年收入60万元。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及现状 南平皋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期间经历了从起步、发展、衰败、恢复的历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南平皋村的村办集体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先后办起了油坊、针织厂、螺钉厂、面粉厂、卷烟厂、温县豆类制品厂,经过市场大潮的优胜劣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卷烟厂、油坊先后停产倒闭,此时,村两委对面粉厂和存活下来的温县豆类制品厂进行了重组,将原倒闭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集中到温县豆类制品厂,另将螺钉厂承包给本村村民。 有了管理、技术、销售上的优势,温县豆类制品厂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从1989年到1998年十年间,温县豆类制品厂由总共三十余人的作坊式企业,发展到拥有资产300万元,员工200余人、技术人员10人,销售精英10余人的优秀乡镇企业。企业年平均纯利润100万元,最高峰的1996年,利润达到300多万元,十年间,该企业平均每年发放职工工资100万元,给付运输费用100多万元;十年向村委上缴款超百万元,更使上千万元的职工工资、上千万元的运输费用留在了南平皋村,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是了不起的成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是以出口业务为主的大型豆制品企业出口销售受阻,从而转入以国内销售为主,他们在资金、技术、成本上的优势抢占了南平皋村办温县豆类制品厂的部分市场,再加上管理人员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是企业一下进入了生产经营的寒冬,而此时开始的全范围的企业改制重组,又从政策、制度层面给了全国的乡镇企业致命一击,温县豆类制品厂在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了近3年之后,终于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最终留给村委的是近300多万元的贷款、70万元的工人工资和集资款的欠款。 企业倒闭后,200余名工人为讨要工资和集筹款多次到县、乡上访闹事,而此时的赵堡镇混乱上访之风狼烟而起,南平皋村的东邻北平皋南邻东平滩村、西邻东马村都是全县有名的乱村,如果此时南平皋村再乱起来,整个赵堡镇的混乱将成燎原之势,无奈之下,镇党委政府对南平皋村的村级班子进行了调整。 新班子上任后,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深深感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倒闭后留下的百余亩的厂、300余间的厂房、200多名各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及多年来形成的成熟的销售网络。村两委坚定了发展企业的信心,如何盘活原有资产、利用好这些人力资源成为考验村委智慧的试金石。经过多方努力,他们成功的将原豆类制品厂改制为私人承包经营的焦作市新特新食品有限公司。后来,又通过招商引资村委将原豆类制品厂的资源一分为四,又先后引进了三合生物饲料有限公司、温县金利达鞋厂、塑料管厂等企业。之后村委又收购了私有股份制企业一一温县红昌机械有限公司,将其改制为立足鞋厂,鞋花厂等企业。此外,村委还利用企业剩余场地,办起了天福养殖场等规模化养殖小区。 现在,这些企业都已租赁的形式每年向村委上缴租赁费共计19.3万元,更使在此务工的近300名职工受益,企业主也有不错的收入。集体有了收入,就有了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资金保证。从2005年起,村委先后投资投资九十多万元,硬化了该村村里村外所有道路;投资六万补贴群众安装有线电视,为广大村民送上精神食粮。争取上级资金五十一万元,建起了村小学教学楼和教师办公楼;并将校园硬化、绿化、美化。投资十三万元,完成了赵堡镇防汛路南平皋村中段的拆迁拓宽改造任务;投资十万元,打了两眼120米的饮用深水井;投资二十六万元,更新改造了全村自来水供水管网,彻底解决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十三万元,修砌了全村排污沟渠,做到作到晴天能排污,雨后能排水,使全村道路无积水现象;投资三万多元,在该村各出入路口安装电子监控摄像头十余个,为村中治安提供保障;投资十万元,建成两个小巧玲珑的村民健身游园,为广大村民休闲健身提供场所;争取县电力部门资金五万元,建起了标准化的灯光球场;投资三十万元,建成了村文化大院综合办公楼;投资二十多万元,坚持为群众代缴五年新农合款,全村村民参合率达100%;从2010年起,每年投资十万元,为全村五十岁以上中老人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对全村七十岁以上老人进行每年每人300—500元不等的高龄补贴;十年投入资金九十多万元,还清了原粉丝厂倒闭后欠下的工人工资和集资款;投资十五万元,在村中犬牙交错、星罗棋布的农家小院之间,开通了一条一华里长的东西大道,改变了解放以来无贯穿全村大通道的历史,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争取上级资金四十万元,村委配套投资十五万元,新打机井15眼,铺设地埋管道15000米;将全村耕地建成节水灌溉示范区;争取上级电力部门资金160多万元,村委配套20余万元,建成温县首批电气化示范村;投资20余万元,建成村民澡堂,为全体村民提供免费洗浴服务;2013年,村委又投资15万元,建成了“南平皋村纯净水厂”,为广大村民成本价提供饮用纯净水,成为全县第一个为全体村民提供纯净水的村。现在的南平皋村,农民打工不出村,吃水不出钱,运动锻炼有球场,休闲健身有游园,农忙时忙生产,农闲时有戏看,新农合有补助,老年人有补贴。村民安居乐业,干群关系和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二、发展中的一些感受 从南平皋村集体企业的兴、衰到现在的逐步恢复。村两委一班人深深的品味到了“无工不富”的深刻内涵,现在的农村村级集体,如果没有企业的发展,没有集体收入、村级组织的维持就很困难,就别奢求发展;相反村集体支持,鼓励村民发展企业,不仅富裕了企业者老板,也使村民有了务工收入,村集体也相应增加了收入,有了钱就能为民办事,办了好事实事,就会受到村民的拥护和支持,有了村民的支持,村集体经济就有了发展的良好空间环境,从此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因此,大力发展村级企业,应是我们基层组织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关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如今,大力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识,但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下,贪大求洋是各级各界人士追求的重点。 1、发展农村小微企业,应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反对招、办大企业,但蓬勃发展的小微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应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建议加大对此类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给予其足够多的发展空间。 2、小微企业不仅饱受信贷难之苦,企业用地也是目前农村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温县的土地管理部门,通过欺骗手段,在村委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村委原来预留的原打谷场、坑塘地等划入基本农田,是农村在经济发展上步入了用地的死胡同,广大农村干部非常有意见,但有苦无处诉,有地不能用,空有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一腔热血,强烈要求温县土地部门更改基本农田保护有关文件,归还我们2008年之前预留的打谷场以及不多的坑塘。 3、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深受没有技术之苦,如今的农村还很难留住人才,村级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重围,有所作为,只有高价购买别人的新技术,甚至新思维。就是出同样的薪酬,也不会有懂技术、懂销售的人才到农村来工作,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否以设立小微企业技术发展基金的形式加大对农村企业人才的支持力度。为农村企业的发展拓展空间,做好技术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