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Portal
  • 老区简介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开
  • 调查研究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老区人物
  • 老区风光
  • 站内检索:

    焦作革命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二)

    2015-4-7 09:52| 发布者: laoquw| 查看: 10366| 评论: 0

    摘要: 1938年 2月5日 中共豫北特委指示成立中共孟县工委,董奥林任书记。隶属中共沁阳中心县委。6月,中共孟县工委改为中共孟县委员会,席松涛任书记。辖5个区分委。11月,济源县杜八联区分委暂归孟县县委领导。 2月上旬 ...
            1938年
            2月5日     中共豫北特委指示成立中共孟县工委,董奥林任书记。隶属中共沁阳中心县委。6月,中共孟县工委改为中共孟县委员会,席松涛任书记。辖5个区分委。11月,济源县杜八联区分委暂归孟县县委领导。
            2月上旬     日军十四师团分两路进攻豫北。国民党军队抵抗不支,节节败退。17日,新乡失守。国民党新八师蒋在珍部炸毁黄河铁桥,阻日军于黄河之北。日军沿道清线西犯,18日陷修武,19日陷焦作,20日至3月5日陷博爱、沁阳、孟县、济源、温县等。国民党第四专署及各县党政要员纷纷南渡、西逃。焦作地区广大平原地带大部沦入敌手。
            2月17日     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一步兵连及教导团部分干部组成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简称“赵(基梅)涂(锡道)支队”),到漳河以南太南地区活动。3月和4月,一二九师三八六旅补充团、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南下道清路,会同赵涂支队共同开辟太南和道清铁路沿线工作。
            2月19日     进犯焦作的日军成立焦作煤矿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焦作煤矿。由日兴中公司经营。英人以中福公司向华英银行借款、焦作煤矿应属英国所有为理由,对日极力抵制。
            2月中旬     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率中共晋冀鲁豫边省工委、豫北特委机关撤离焦作,辗转至山西阳城。3月上旬,朱代表北方局撤销中共晋冀鲁豫边省工委和豫北特委,成立中共晋豫特委,聂真任书记,薛迅、李哲人、敖纪民、贾寄尘、温建平、唐天际等任委员。隶属中共冀豫晋省委。辖晋南各县及沁阳、温县、孟县、济源等县党组织。修武、博爱、武陟等县党组织由中共太南特委领导。
            2月中旬     中共豫北特委委员程明升、焦作扶轮小学党员杨乃峰等在修武北部山区建立抗日游击队。初有工、农、师生队员20余人,后吸收道清铁路警备队、山区小股抗日武装及部分国民党散兵,队伍发展至100余人。
            2月21日     中共豫北特委委员王毅之、方升普在沁阳县紫陵仙神庙成立豫北人民抗日游击第三大队,方升普任司令员,王毅之任政委。不意遭紫陵黄枪会数百人突然袭击,王毅之负伤,二战士遇害。沁阳中心县委机关和游击队转移至山西阳城。后游击队编入晋豫边游击队三大队。
            2月下旬     中共豫北特委委员程明升、党员张向毅等联络撤至山区的修武、焦作国民党及各界爱国人士,筹备成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3月,程明升、韩秩吾、武侠生等召集30余人召开筹备会议。随后,召开修武县各界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并选举程明升为修武县县长。县政府采取“三三制”组织形式,吸收国民党和各界代表参加。内设民政、粮秣、司法、武装、战地动员委员会、民运大队等机构,并建立抗日武装——县政府常备队(后改为县大队)。经派人与国民党当局联络、交涉,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程潜对程正式加委。县政府成立后,积极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抗日,动员民众;打击匪盗、收容散兵;开办抗日公学,训练抗日骨干;开展减租减息,实行合理负担;为八路军筹集军需粮饷,并先后建立工救会、农救会等抗日团体和六区二十余村的抗日民主政权。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是河南省最早成立的党领导下的抗日县政府,它的成立及卓有成效的工作,对豫北及河南的抗日救亡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3月5日     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致电中共中央并北方局,汇报晋豫边形势及开辟晋豫区工作部署。6日,毛泽东复电朱瑞,指出“晋豫边甚重要”,要求“有计划地布置沁水、翼城、曲沃、垣曲、济源、博爱、晋城地区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在西、北两面之行动”。24日,中共中央又电示,“立即组织以八路军名义出现的游击兵团”。
            3月8日     经共产党员薛为余等组织、筹划,武陟县抗日临时政府成立。原武陟县政府政训教官郑克诚任县长。县政府依靠共产党员组织的县人民抗日自卫总队,打击匪盗,镇压恶霸,组织群众借粮度荒,武装抗日,在恢复治安秩序、推动抗日救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4月,县商会会长王高峰等勾结日军,充当汉奸。自卫总队配合一二九师三八六旅补充团、修(武)焦(作)武(陟)工作团将王高峰等6人抓捕,并解散商团收缴其武器。4月底,国民党新委县长到任。临时政府为团结抗日自动解体。县人民抗日自卫总队编为太行南区游击四支队。
            3月上旬     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在山西阳城成立,唐天际任司令员,方升普任参谋长,敖纪民任政治部主任。下旬,唐天际率部南下济源。4月28日,在济源邵原黄楝树村召开誓师大会,宣布正式成立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随后开始在济源、沁阳、孟县及晋南一带发动群众,扩充兵员,打击日伪,开展游击战争。4月下旬和5月,济源县委书记杨伯笙率杜八联抗日自卫团一部,共产党员张敢陈率金留联抗日自卫团,共产党员冯精华、任小风率晋豫边游击队沁阳支队共400余人先后加入,合编为游击队第二大队。至7月,游击队发展至近2000人。10月改称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简称“(天际)支队”)。
            3月下旬     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指示以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干部为骨干,假河北民军名义成立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训练所所长刘子超任司令员。4月,刘率一支队由山西进入修武,宣传、发动群众,打击日伪、汉奸,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原教务
    主任杜毓沄率部分人员到沁阳、济源一带发展抗日武装。原校务主任陈沂率修(武)焦(作)武(陟)工作团到修武、博爱、武陟等县开展抗日活动。5月,司令部移驻武陟,训练抗日骨干,吸收抗日武装,发动民众抗战,并在小高组织2000余人的抗日自卫团武装游行。至7月,司令部已建立一、二、四、五4个游击支队(三支队合并于五支队),队员增加至1000余人。10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磨擦,刘率部撤至辉县峪河一带。11月,在山西陵川编入八路军一二九师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简称“赵(基梅)谭(甫仁)支队”)。
            3月     中共焦作地方工委改为中共修武中心县委,程明升任书记,崔长永、张方来、杨乃峰等任委员。隶属中共太南特委。
            同月     中共豫北特委委员刘聚奎在家乡博爱县柏山村成立河北民军太行南区游击六支队。4月上旬,在修武与程明升所率抗日游击队合并,改为道清抗日游击队。5月,桂承志、王卓如率晋豫边游击队三大队辗转至修武一带,与道清抗日游击队会合,成立八路军豫北道清游击支队,桂承志任支队长,王卓如任政委,刘聚奎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设二、五、八3个大队,至7月发展至600余人。游击支队在道清沿线发动群众,袭击日伪,打击汉奸,扒铁路、断公路,破坏敌交通运输,先后配合主力部队、友军和独立作战数十次,成为活跃在修武、博爱一带的一支重要抗日力量。
            4月3日     在中共孟县工委推动下,孟县国共两党及各界代表在顺涧成立孟县抗敌动员委员会。国民党县长张伯华任主任,县工委负责人董奥林、席松涛等任副主任。董、席等利用“动委会”合法地位,依靠“民先”组织进一步宣传、发动、组织民众抗日,并在地方实力派武振华部建立抗日宣传队,推动了孟县的抗日救亡运动。
            4月中旬     郭大佛率华北抗日游击军在济源县城东迎战日军。日军不支,调首东逃。郭等在沁阳西宜作村设伏,痛歼日军。然郭在战斗中不幸阵亡。后副司令李式平率部攻打沁阳县城,也在战斗中为国捐躯。
            4月25日     太行南区游击四支队发动武陟、修武县200余名群众,配合国民党九十五师一部,在修武韩平陵至李屯之间伏击一日军车队,毙敌80余人,烧毁军车68辆,缴获指挥车1辆、迫击炮1门、机枪20余挺。
            4月下旬     经中共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济源县大河里十二村抗日自卫团联合成立大河里抗日自卫总团。李定祥任总团长,任正凡、路行健(均为中共党员)等任总团副。部分党团员、积极分子任联队负责人。总团辖不脱产队员2000余人,步枪近千支。在党组织领导下加强军事训练,实行区域联防,站岗放哨,抵御外侵,成为有一定实力的地方抗日武装。7月,中共晋豫特委重建中共沁阳中心县委,中心县委迁驻大河里尚庄,并成立大河里区分委并尚庄、贺坡等7个支部。同时对基层政权进行改造,使大河里村级政权及自卫团武装基本掌握在党组织手中。10月,自卫总团配合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警备大队攻入贺坡,活捉称霸一方的汉奸、恶霸贺福重。
            7月     共产党员郭涤生(郭凤锵)任队长、武陟“民先”负责人梁琨任指导员,由武陟巨兴纱厂(原成兴纱厂)工人纠察队和太行南区游击四支队一部组成的武陟工人抗日游击队加入八路军一二九师。一部编入师部特务营,一部编入补充团。
            同月     受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政训处民运科科长、共产党员王百平派遣,到温县任民运指导员的李映浩,联络县政府二科科长王子休、共产党员王师古等,以国民党县政府名义举办温县战时师资训练所,以培养师资之名培训青年抗日骨干。采用“抗大”方式办学,邀请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任教,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大纲、游击战术等课程,招收、组织100余名进步青年参加学习和进行军事训练。9月,因日军进犯,师训所解散。学员大部加入太行南区游击队。
            8月16日至9月21日     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率旅主力及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一部联合国民党骑四师,并在修武、武陟地方武装配合下,对道清铁路焦作至新乡段集中实施了6次总破击,计扒拆道轨27公里,掘毁路基10余公里,焚毁枕木1万余根,炸毁、焚烧铁桥、木桥10余座,并集中摧毁了敌铁路沿线一批据点。
            8月     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到辉县三八六旅驻地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道清游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刘聚奎出席会议。刘伯承约见刘聚奎,询问了支队情况、作了指示,并于当日晚到道清游击支队驻地看望了支队指战员。
            9月     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进驻沁阳西北部打击日军,帮助发展地方抗日武装。沁北地区出现抗日高潮。中共沁阳中心县委在六八七团帮助下,先后成立八路军沁河独立游击大队和抗日救亡宣传队(又称“火焰剧团”),在沁济边开展游击战争和抗日救亡活动。后游击大队编为晋豫边游击支队一大队一中队。
            同月     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六八九团为阻止日军东犯,动员群众将道清铁路道口至李源屯段约30公里拆除。1939年,日军续拆李源屯至新乡段约40公里,将道轨、器材等用于新(乡)开(封)铁路。1945年5月再拆常口至清化段约9公里。至此,道清铁路仅剩新乡至常口段70余公里。
            10月10日     八路军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赵谭支队)决定将豫北道清游击支队与修、博、武县大队合并为支队第二大队,汪家道任大队长,程明升任政委,刘聚奎任政治部副主任。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随队行动。
            10月     中共太南特委在修武成立修(武)博(爱)武(陟)中心县委,并成立八路军驻修博武民运工作团(与中心县委一套机构)。李泽任修博武中心县委书记兼工作团团长,崔长永任副书记,史毅、任雷远、张方来等任委员。同月,中心县委设道清路南工委,任雷远任书记。辖修武县道清路南、武陟县党组织。
            同月     国民党第四专署专员郭仲隗以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不服从领导”、“赤化”为名,报请河南省政府将程明升免职,并委专署副官处处长陈品清为修武县县长。陈至修武县政府驻地大东村后,千余名群众游行示威,包围陈宅,高呼“拥护程明升”、“反对陈品清”,迫使陈悻悻而去。后国民党当局连连挑起事端,密谋以武力“接管”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
            11月     国民党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驻武陟)为迟滞日军南进,命十五游击支队支队长王凤银在博爱蒋村扒开沁河龙眼口,致使洪水泛滥,博爱、武陟、修武大片良田成为泽国,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12月4日     在郭仲隗一手策划下,国民党第四专署保安团、铁道警备队及地方反动武装千余人在博爱县许河村(今属焦作市)伏击八路军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二大队,酿成震惊豫晋的“许河事件”。二大队被迫自卫,组织反击,激战数小时后突出包围,次日转移至山西陵川。此役二大队牺牲、散失500余人。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解体。许河事件是国民党顽固派在晋豫地区制造的第一起严重磨擦、反共事件。事件发生后,八路军总部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谴责顽固派破坏国共合作、抵消杀敌力量的罪行,并要求追究蓄意制造磨擦的责任者。朱德召见赵谭支队政委谭甫仁、二大队政委程明升,询问了事件经过并安置了有关人员。修武县各界爱国人士也纷纷向国民党当局请愿。迫于舆论压力,国民党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就此事公开致歉,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将第四专署专员郭仲隗、修武县县长陈品清免职。
            12月6日     国民党第四专署保安团一个营包围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机关驻地黑岩,并将县委书记李泽和史毅、郭毅等扣押。经李等当面抗议,国民党当局于7日被迫放人。之后,中心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县委由半公开转入地下。八路军工作团改由许波任团长。
            12月     共青团员吴孟玮、共产党员王中等征得国民党县长同意,在温县成立抗日政治教育工作团。下设三股(设计、总务、文书)四队(三个工作队、一个宣传队),以太行南区游击四支队名义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书写标语,教唱歌曲,表演节目,宣传枪口对外、团结御侮,对稳定民心、激励军民抗日斗志起到积极作用。1939年3月,因国民党县长转向反共,王中被捕,吴孟玮等受到通缉。5月,工作团被迫解体。
            同年     日军侵入焦作地区后,焦作及各县人民惨遭铁蹄蹂躏之苦。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其兽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2月23日,日军在博爱东金城一次屠杀村民143人,烧房190余间。3月22日,日军在孟县干沟桥一次屠杀村民288人,烧房180余间。5月,日军又在博爱柏山一次烧房1700余间。同时,日军还将博爱至沁阳公路两侧大片竹林全部砍光,并“在道清路两侧地区滥施霍乱及疟疫病菌,民众罹毒者甚众”,“惨绝寰宇,无复人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