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钟玄,1918年出生于济源县一个农民家庭,14岁考入济源县简易师范,19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遂投笔从戎,参加了国民党军队。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队长、排长、指导员、营长、团长,曾参加百团大战、收复清化、沁阳和解放焦作的战斗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后任国家情报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卫戍区政委、司令员,1986年离休居住北京。
2010年,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张明亮一行专程赴京,走访慰问曾经在焦作战斗过的老军人、老领导,李钟玄介绍了自己在焦作参加战斗的一些细节。本文选自《李钟玄文集》。 二团在焦作地区的战斗,从1943年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起,到1947年解放战争开始反攻渡河南征的时候止,长达5年,在这5年之中,经历大小百余战,和焦作地区党政军民一起,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保卫了人民解放区,取得了对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反动军队作战的胜利。同时,二团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1943年,日寇对敌后根据地进行了疯狂扫荡,在晋豫边不抗日专搞摩擦的国民党反动军队,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兵匪抢略,日寇烧杀,加上蝗虫遍地,土地荒芜,真是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二团在黄新友司令员、江明政委的领导下参加了开辟太行第八军分区的斗争。部队为适应当时敌后斗争形势的需要,由大团编为小团,辖五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分散在陵川、高平、晋城、修武、博爱的广大山区活动。经过双庙战斗、吉岭坡战斗、百间房等战斗,特别是1944年参加了汉高城、玄坛庙、小底等战斗,拔除了深入山区的敌伪据点,将敌人逐步赶下太行山,压缩到平原地区。配合地方党组织建立了人民政权、地方武装,扩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4年,二团奉命配合兄弟部队开辟道清路南工作,这时日寇在五里源、大陆村、马砦、安阳城、焦作、北山、柏山等地建立据点,妄图阻止我军下山进入平原,同时加强了道清铁路的沿线封锁,加强了沿线碉堡的守备兵力,加深了铁路两侧的封锁沟,增加了铁甲火车的夜间巡逻。为了打开路南局面,二团在团长陶国清、政委王立方的率领下,采取了远距离奔袭的战术,第一次过路,是12月3日自陵川夺火出发,经军寨、赤土坡到大东树,稍事休息,黄昏即由大东树,经田门会合了沁河支队、修武县大队,从待王以西越过道清铁路,奔袭敌伪樊庄据点,在修武、博爱交界地区与周围敌人混战一整天,大大鼓舞了敌占区人民的士气。为了防止敌人的合击,黄昏后又重返铁路以北,到山边的王窑、刘庄。就这样部队多次过路消灭敌人格子网里的据点,打开了路南的局面,建立了路南的政权。 1945年1月31日,正当二团和友邻部队在道清路南开展工作的时候,日寇一一七师团三九〇有角光大队,分由沁阳、博爱、焦作出发,向我合击,二团在友邻部队和区县武装的配合下,将敌人诱入樊庄、小高附近的伏击圈,经一天的激烈战斗,除有角光大队长率少数敌人逃回焦作,大部分被我歼灭。我军乘胜渡过沁河,攻克赵堡、黄庄、温县,沿沁河西进直逼沁阳。 1945年4月29日,二团在道清路南与正在扫荡的日寇1000余人在张桥遭遇,七连将敌人逐出张桥并追击到大油村,和三倍于己的敌人展开肉搏,给奸淫掳掠的敌人以沉重打击,从此日寇再也不敢对这一地区进行扫荡了。 由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我军八年抗战对日寇的打击,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反动派乘机篡夺人民的胜利果实,一面要我军“就原地驻防待命”,一面命令敌伪军拒不向我军缴械投降。8月15日,二团奉命在沁河二支队、博爱独立营的配合下,对盘踞在博爱城内的敌伪军发起进攻。在团长陶国清、政委王立方的指挥下,一营为主攻,红三连在城东北角5分钟即登城突破,然后协同友邻部队,首先分割消灭了城西半部的伪保安八十二团和伪警备大队,最后,三营全部包围歼灭了日寇千岛中队。这一战斗击毙日军千岛中队长以下83人,生俘日军35人,击毙伪军200多人,生俘伪团长、警备大队长以下700多人,打响了反攻作战的第一炮,得到中央军委的表扬和太行军区的传令嘉奖。战斗中团参谋长铁夫同志负伤,后在大辛庄战斗中光荣牺牲。 9月初,二团受命和五分区一团、沁河支队配合,向据守焦作的敌人进攻。焦作在当时来说是个比较现代化的城市,设防比较完备,有比较高的城墙、碉堡,碉堡上有探照灯,晚上交叉照射把墙外照得通明。外壕很宽很深,壕外围着铁丝网、电网。当时团长陶国清调五分区任司令员的命令已经下达,但他仍坚持要打了焦作再走。9月3日,打退焦作敌人的增援,攻克李封西大井,扫清了焦作的外围。从9月4日到7日,组织班以上干部四次摸到外壕边进行侦察,选好了突破口,仔细研究了对付敌人的探照灯和破坏电网的办法,准备好了爆破和攀登器材,突击队进行了严密的组织,制订好爆破突击方案,进行了反复的模拟演习。9月8日晚对焦作发起猛攻,一团在东,沁河支队在西南,二团在西。二团一营担任主要突击。攻击发起后,一开始就首先打灭了正面的探照灯,在火力掩护下,炸毁了铁丝网、电网,紧接着,突击队搭跳板、竖梯子、爬城墙、打碉堡一气呵成,迅速完成突破,并向市区插入。 一营在东南,三营在西北包围了城西北角灶君庙的伪兴亚巡抚军李仙洲的旅司令部,经过一场激战,彻底将敌人消灭,活捉了李仙洲。与此同时,一团也由东面突破,沁河支队也由西南突破,各自消灭了当面的敌人。至此被日寇侵占达7年的焦作首次获得解放。接着二团又挥师东进,于9月15日,一举攻克修武城。 此后,二团又参加了保卫焦作,解放修武、武陟、博爱的战斗。1946年12月,二团奉命改编为独立第二旅第四十三团,参加了豫北反攻战役、安阳战役。 二团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和焦作地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二团的英勇战斗,保卫了人民的利益,焦作人民也积极参军参战。二团不愧是焦作地区人民的子弟兵,焦作地区人民至今仍亲切地怀念着“子弟兵老二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