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Portal
  • 老区简介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开
  • 调查研究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老区人物
  • 老区风光
  • 站内检索:

    关于山区分散居住农民扶贫开发情况的调查

    2013-8-21 17:37| 发布者: laoquw| 查看: 2045| 评论: 0

    摘要: 我们同有关县市老促会就山区分散居住农民扶贫开发情况,先后深入到5个山区乡镇、15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走访群众、到户察看、调查摸底、与乡村干部座谈,对这些群众的生活现状、经济社会发 ...

    按:近日,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对我市老区深山区独居、散居农民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撰写出《关于山区分散居住农民扶贫开发情况的调查》。市委书记铁代生,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超峰等领导同志阅后均作出重要批示,对老同志们的工作态度和调研内容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将调研报告予以印发,请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参考借鉴,并认真研究解决办法,真正把实现和维护老区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快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努力做好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

     

    最近,我们同有关县市老促会就山区分散居住农民扶贫开发情况,先后深入到5个山区乡镇、15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走访群众、到户察看、调查摸底、与乡村干部座谈,对这些群众的生活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

    一、山区分散居住农民的分布情况和生活现状

    我市部分县市地处沿太行山地带,历史上属革命老区。按照省定标准,其中有5个乡镇为山区乡镇,分别是沁阳市常平乡、博爱县寨豁乡、修武县西村乡、岸上乡和中站区龙洞乡。这5个乡镇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共有95个行政村,334个自然村,14971户,40805人。2001年被省政府划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据初步摸底调查,5个乡镇中属于独居散居,自然条件恶劣的,涉及39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542户、2140口人。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贫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决群众温饱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些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少村庄的人均纯收入已由八十年代的不足百元,增加到现在的800元左右,最高的已达2000多元。与此同时,文化、教育、卫生以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2001年至2003年,仅扶贫开发这一块,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先后为这5个山区乡镇解决人畜饮水、修建道路、新建、改造学校等项目总计154个,投资1403万元,扶贫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收到了显著成效。

    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部分山区群众特别是深山区独居户、散居户的贫困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还有一定数量的群众生活水平低下,仍然徘徊在贫困线上。在这95个行政村中,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贫困线的有29个村,10362口人。以博爱县寨豁乡为例,截止去年还有贫困人口918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3%。省定的12个重点扶贫村人均纯收入仅有600余元,低于国家规定的637元的特困线。中站区龙洞乡14个行政村,有13个村农民收入在600元左右。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想了许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都收效甚微。目前,这一问题已成为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这些地方多属深山区,境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薄石厚,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一些地方仍然是望天收。遇到自然灾害,还得靠政府和社会给予救济。同时由于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大部分耕地已退还林地,有的地方还留有少量的土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有的地方一分不留全部退出。原来的一些割条编荆、采矿放牧等副业门路也不复存在。特别是一些全部退耕还林的地方,短时间内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政府每亩每年140元的生活补贴。据对这5个山区乡镇农民收入状况的调查,2001年至2003年的三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只有百分之一二,远远低于全市平均增幅。以沁阳市常平乡为例,20012003年全乡平均农民年收入分别为1350元、1358元、1363元,三年间每年的绝对增长额不到10元。到目前这5个乡镇仍有50%左右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下。

    生存条件较差,生活异常艰难

    这部分群众多散居在边远山区,从自然村到行政村以及各自然村之间,近则三五公里,远则数十公里,一两户就是个村落,三五户就算个大村。有些村庄隔山相望,鸡犬相闻,因道路不通,很少往来。在这些地方生活最困难的应数吃水、行路和看病。一是水源奇缺,水质低下。据调查,居住在山区的自然村,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水源,有的找到了水源因山高沟深,距离太远而无法利用。中站区龙洞乡的大部分村找不到水源,博爱县寨豁乡全乡95个自然村,没有水源的有40个,占到全乡自然村总数的42%。这些地方的群众依然常年靠接雨水度日,重复着千百年来的原始取水方式。遇到干旱久不下雨,一些群众或下山买水,或临时转移。同时靠接雨水,不仅水量不足,而且水质低下,对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二是道路不通,交通不便。这些年各级政府在山区道路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包括山区干线公路和乡村道路等多项工程,但主要解决了一些行政村和沿公路两旁村庄的问题,绝大多数散居的自然村基本上没有触及到,上百年的羊肠小道依然如故。由于道路不通,信息闭塞,生产的农副产品下不去山,卖不了钱,群众买些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往返数十公里。三是看病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问题是布点太少,设施简陋。中站区龙洞乡7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除乡政府所在地有一所卫生院,下属14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基本上都没有医疗点。博爱县寨豁乡24个行政村,还有11个没有医疗点。有卫生院的乡镇大都医疗设施简陋,设备短缺,无法正常运转。其房屋多属六七十年代修建,已年久失修、破损老化,有些已成危房。有的村虽设有医疗诊点,但多属私人开办、个体行医,从医疗设施到人员素质均不符合国家要求标准。据一些村干部反映,在这些地方,因病就医难而致贫、返贫的农户也占有一些比例。

    文化教育落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下

    调查情况表明,山区分散居住的群众之所以长期贫困,最主要的是由于文化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所致。这些年山区的教育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改善教学条件也成了扶贫帮困的重点项目,从上到下投入了不少资金。但因历史欠帐太多,形势仍不容乐观,上学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初中、高中教育普及率极低,初中失学率占有相当比例,上高中的学生占初中毕业的人数不足15%。文化娱乐更为薄弱,绝大多数村没有图书室或文化活动场所,不少农户没有电视,听不到广播,群众接受文化知识传播的渠道很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社会生活。农民科技知识十分贫乏,科技含量在农业生产中所占份额极低。

    二、山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独居、散居户生活的偏远山区,无论是生产条件的改变,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存在着很大难度。首先是在一些地方由于不可抗拒的环境限制,没有多大开发价值。例如吃水难问题,由于大多数地方没有水源,所以,这一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再如行路难问题,由中心村到边远的自然村,需要翻山越岭,沿沟越坡几十公里,不仅难度大,资金筹集也是问题。县乡财政只是个吃饭财政,斥巨资解决这些问题明显力不从心,农民还处在贫困线上,让群众拿钱更不现实。其次,在一些可以开发和改造的地方,由于地理环境特殊,解决起来代价太高,而利用率却极低。如中站区龙洞乡赵庄村,9个自然村散落在几十平方公里的深山里,距中心村最近的村庄也有二三公里,远的则达到15公里,解决这些村的道路问题,按每公里15万元造价计算,需投入数百万元,这样大的投资,最终也只解决了不足300人的行路问题。博爱县寨豁乡有几个村曾经计划打井,但经过核算发现,打一眼400米以上的深井,连配套需要近百万元,加上输水管道和几级提升,需要近200万元,仅抽水成本,每吨约需要810元,比城市居住用水高出五倍,这是山区农民所绝对负担不起的。群众自己也认为,即便是打起井,也照样用不起水。其三,目前的扶贫只能是帮助搞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部分人群的生存条件。要实现治穷致富,最根本的问题是拓宽其发展空间。我们调查的这些自然村,有相当一部分不具备这方面条件。一种情况是没有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有些村既没有土地资源,也没有矿产资源,依靠当地资源脱贫致富基本上没有出路;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有资源,但无力开发,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年轻人已经下山,留在村里的多属老弱病残,已失去劳动能力。不少村已经出现了人口逐年减少趋势,如修武县西村乡甲板创村,70年代末全村有700多口人,到今年已剩下320口人;沁阳市常平乡杨河村,80年代初还有500口人,现只剩下90多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村可能会自然消失。

    三、对实现搬迁式扶贫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上述情况表明,对于山区独居、散居农民,按照常规式扶贫方式已难凑效,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在扶贫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通过走访群众,广泛征求意见,我们认为只有采取搬迁式扶贫的方法,才能使这部分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进而实现致富。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应明确划定搬迁的条件和对象

    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必要的程序,逐户对号,确定搬迁对象,真正使那些符合条件的农户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具体搬迁条件,应当是居住在深山区、距离中心村或行政村较远、没有水源、不通道路、且改变起来没条件或难度大,不具备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自然村居住的村庄和农户。

    二、应当明确和坚持几项搬迁原则

    1、生存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搬迁的目的是为了脱贫,因此,既要考虑到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改善问题,还要考虑搬迁者能实现脱贫致富问题。在搬迁形式和位置的选择上,力求做到改善居住条件和拓宽发展空间相统一。

    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扶贫性搬迁与国家实施重点工程的移民搬迁不同,一定要坚持以群众自愿为前提,不可强行武断,搞行政命令。

    内部调剂,就近安置的原则。除极个别行政村确因环境恶劣、无法生存且改变现状难度大,可实施整村搬迁外,考虑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搬迁费用等因素,一般应坚持在所在乡或行政村内部调剂安置。这样做既节省搬迁费用,还可以减少很多矛盾。

    4、积极慎重,稳步推进的原则。实施搬迁式扶贫,是一项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上要立足于稳步进行。一是可以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取得经验,逐步推开。二是整个工作应有规划、有方案、有措施,做到循序渐进,避免盲目性。

    搬迁形式应多样化

    山区的自然村及居住农户情况比较复杂,特点各异,实施搬迁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择优选取。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形式:第一种是相对集中,整体搬迁。这种形式只适合于个别行政村,应由乡镇政府出面协调,帮助选好地方,搞好规划,由行政村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第二种是本行政村内相互调剂,插花式搬迁。有一些自然村户数、人口很少,有的甚至是独居户,这类搬迁应由行政村出面,在其所辖自然村做工作,进行分散安置。第三种是自然村向行政村靠拢,小村并大村。我市山区许多行政村条件相对较好,加上这些年扶贫开发力度较大,一些行政村的条件有了一定改善,可以考虑将条件差的自然村向行政村转移。第四种是利用资源开发进行搬迁。随着我市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山区有些自然村已成为旅游景区,借助这一机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景区为依托将分散在偏远山区的农户搬迁到条件较好的自然村。象沁阳市常平乡的九渡村在这方面已经作了有益尝试,效果很好,既解决了独居、散居户的居住问题,又为其劳力提供了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第五种是自由结合,投亲靠友式搬迁。一些年纪较大、自身生活能力差的人,在本人或家庭同意的前提下,通过自由结合,迁居到子女及亲戚朋友住地或一块生活,或另起新居。

    (四)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房屋建造标准及补助问题。这是下面反映比较集中且又十分敏感的问题,应当制定一套公正、公平的解决方案,如建房面积,应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不等分类划定户型,确定新建房屋的面积。

    2、建房资金筹集问题。鉴于搬迁户多属贫困户这一特殊情况,建房资金应实行多元化筹措办法,采取政府、农户及社会多方筹集,分别负担。建房资金主要由农户和政府筹集,具体比例可在进一步研究后确定。建房资金补助,原则上对搬迁户实行补助,不搬迁者不补助。补助方法只宜到户,不宜到人。社会负担是指与农业、农村有关的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电力等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这些部门和团体也应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搬迁工程,重点帮助解决水、电、路、学校、卫生所等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对于独居和散居户中的憨傻痴呆、鳏寡孤独等救济对象,可由民政部门统筹安排。

    3、搬迁中涉及到一些政策问题。搬迁式扶贫,不仅涉及到搬迁农民的切身利益,还涉及到一些政策问题,如土地政策、林业政策等,对这些问题,都应当做出明确规定,逐个妥善予以解决。异地安置的,应有县乡政府出面,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平等互利的精神合理解决。

    4、要妥善解决好新搬迁户的生活和就业问题。要使他们既能搬出去,又能稳下来,在新的地方安居乐业,进一步发展。

    5、认真做好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整个搬迁过程中,要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始终,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去提高认识,增强团结,化解矛盾,以保证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