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Portal
  • 老区简介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开
  • 调查研究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老区人物
  • 老区风光
  • 站内检索:

    应继续关注脱贫村的生存与发展——对部分脱贫村的调查与建议 ... ...

    2013-8-21 17:44| 发布者: laoquw| 查看: 2031| 评论: 0

    摘要: 我市被列入省首批整村推进、集中扶持的67个村,多处在革命老区。2003年以来,这些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村里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村已摆脱贫困,开始向小康目标迈 ...

    我市被列入省首批整村推进、集中扶持的67个村,多处在革命老区。2003年以来,这些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村里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村已摆脱贫困,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有的还进入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行列,他们在扶贫开发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按照省市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这部分村在经过整村推进、集中扶持,实现脱贫的目标之后,对其的扶贫工作将暂告一段落,而这些村也就意味着从今年起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那么这些村目前的状况如何?他们今后的发展道路该如何走?带着这些问题,市老促会会同有关县市区老促会,对这类村的情况作了些调查。通过调查,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扶贫成效显著,任务依然艰巨,困难机遇并存,还需继续关注。

    这次调查采取书面填写与实地走访结合,共考察了21个村,占首批整村推进村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调查中,这些村给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村里村外变化较大,干部群众赞口不绝。尤其是搬迁式扶贫的村,新房子、新道路、新环境,给人以全新的感觉。概括这些村的变化,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据对21个村的了解,2003年以前,这些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在1000元以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村徘徊在500~800元之间。经过两年的集中扶持,到2005年底,有18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了1200元以上,占被调查村的85%。其中还有少数村突破了2000元,比2003年增长2~3倍。二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们调查的村,大部分处在山区、深山区或平地的边远地区。这些地方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孩子上学难等诸多困难。尽管过去各级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了很多工作,但这些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003年这些村被列为首批整村推进后,各级党委、政府从解决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出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这些村集中实施了“五通、两建、两改”(即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建学校、建卫生所,改厕所、改圈舍)工程,彻底改变了这部分农村长期以来的封闭、落后面貌,被称作农村几大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三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这些贫困村更为落后,这也是影响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整村推进、集中扶持的全面实施,为这些村普遍修通了道路,建起了学校、卫生室、文化大院、村委办公场所等,有的村还建起了体育场所,配备了体育设施,据调查统计,自2003年以来,省市县各级政府共为这21个村安排扶贫项目69个,投资总额662万元,其中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达62项,投入资金618万元,分别占项目和资金总额的近90%93%,为农村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尽管这些村近两年有了一定发展,但是由于客观的、历史的原因,在这已经脱贫的或基本脱贫的村,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感到比较突出的:一是一些村对村里今后的发展,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缺乏信心;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农业生产条件亟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民增收渠道不宽。例如我们调查的马村区一个村,全村1200多口人,1800多亩耕地,在农业种植上多年一贯制,一年两季除了小麦就是玉米,近在城郊,优势甚多,却变化不大。四是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依靠科技的意识不强。有不少村的成年人具有初中学历的不到一半,具有高中学历的不足10%,在这些地方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业实用技术都很困难。综合我们对这些村的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充分认识农村脱贫致富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工作指导的连续性。农村脱贫是衡量一个村经济发展的最低标准,同时也是一个动态性的评价指标。贫困村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基础差,底子薄。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任务非常艰巨。比如我们调查的21个村,虽然多数村到去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200元左右,但与全市农村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00多元相比,其差距之大,不言而喻。这些村要赶上全市农村的发展步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同时就目前的现状看,仅靠自身的力量去缩小与全市的差距,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尤其是在那些经济基础还不太牢固、有的甚至至今还在靠天吃饭的地方,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还会有返贫的可能。上述情况说明,这类村由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先天发展不足等原因,依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是全市农村工作的难点,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不可因为这些村暂时的脱贫,而在思想上有所放松,工作上有所放任。应当继续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在政策上、措施上给以关注,给以支持,给以指导。

    (二)扶贫重在培养广大干部群众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几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未能脱贫,或者是脱了贫后又返贫,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和自力更生精神。在思想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缺乏信心;再一种是只靠政府投入,只求外力帮助,自己没有治穷致富的方略,缺乏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把扶贫的重点放在强化内因、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在指导思想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单纯给项目的输血型向既给项目又给方略的造血型转变;由单纯政府扶贫向动员社会共同扶贫转变;由支持兴办公益事业向支持生产经营上转变。在具体工作的组织指导上,要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实行多元化扶贫,例如产业扶贫、信息扶贫、科技扶贫等;要大力宣传、落实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不断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开辟源头,注入活力。

    (三)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依然是脱贫村的重中之重。农村要脱贫,经济是基础,发展是根本。这是我们在调查中听到一些基层干部对扶贫工作最基本的经验总结。贫困村的主要矛盾是经济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扶贫过程中,各级政府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在一些村实施“五通、两建、两改”工程,目的在于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是完全必要的。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硬件建设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作为第一要务,并且要贯彻始终,这既是扶贫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这些村的经济发展,应紧紧抓住三个方面:第一,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这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之路,应下定决心强力推进。第二,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些村虽然目前比较困难,但各地都有自己的特点,自身的优势,只要找准优势,明确方向,理清思路,艰苦创业,一定会闯出一片新天地。第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我们调查的这些村,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哪个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哪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增长的快。例如博爱县寨豁乡东仲水村,该村300多口人,近200名劳力,现仅外出到广东、北京等地务工人员就有30多人,年人均可收入8000~12000元。不少村普遍感到这是一条见效快、收效好的捷径,应当广泛发动,精心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为此建议,对我市现有劳动力培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将各有关部门的业务和费用捆在一起,统一使用,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

    (四)脱贫致富的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基层班子和带头人。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须有一套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两委班子和体察民情、善解民意的带头人。沁阳市老促会调查的该市西向镇行口村就是一个例子。该村地处山区,全村450户人家,1730口人,分布在6个自然村,属于革命老区。因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2003年以来,这个村在沁阳市扶贫办和市老促会的帮助下,村两委一班人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时时为老百姓考虑,处处为村民谋利,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贴钱贴工夫,熬眼费脑子,实实在在地为村民为实事、办好事,为改变山区面貌出力流汗,无怨无悔,受到了全村群众的称赞。一些群众感慨地说,“这一届支部真是选对人了”。实践证明,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配好班子选好人,这一条非常重要。建议各地在开展扶贫中,要把加强农村组织建设,特别是两委班子建设、选拔带头人放到重要位置,予以高度关注。

                                               

                                                                          2006年12月12


    返回顶部